近年来,由于国家对古建老宅保护的扶持和民间对传统古建筑文化的喜爱,古建筑营造修缮需求逐年增大。老宅古建筑的修缮也成为一门众多专家研究的课题,它的专业性技术程度较高。而古建筑老宅的修复工程更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传统古建筑老宅的特点,主要是根据老宅古建修旧如旧的工艺技术难度较大。看一座老宅,首先是看老宅的年代风貌,如何去辨别老宅年代风格?主要是根据主人的身份、喜爱对建筑有很大影响,如何通过建筑细节推测主人的性格?每一进的区别在哪?有什么功能?天井、门当户对、门槛及匾额盁联等寓意和规制是什么?传统油漆、榫卯结构的复杂和巧妙之处在哪里?比如古建老宅的石雕、砖雕、木雕又如何修复还原等等,都对保护性修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特别是老宅故居的保护复原风貌、修缮面临的问题,是古建筑修复还原的主要问题。
在我多年的古建老宅修缮的实践中,我感受到了一些体会,现向大家作一总结汇报,疏漏不妥之处,请各位指教。
总结共分六个方面:
一、古建老宅修旧如旧的概况
二、说几个老宅的案例
三、香山帮流派的起源
四、香山匠人造园的技巧
五、修旧如旧的技术工艺原则
六、修复后古建老宅的活化利用
(一)我参与修复的古建老宅概况
我自从2011年到苏州文旅集团古城投资公司,聘为古建技术顾问至今,主要负责修复古建老宅技术修善工作,到目前为止据初步统计修复竣工完成了16处古建筑老宅,共计占地49598平方米,建筑面积54889平方米。这些古建筑老宅修复前大多是些破旧,而即将倒塌的民居危房。这些古居修复前已经完全变成了72家房客的大杂院。这些古宅中有省文保、市文保、市控保等各种级别。主要为大儒巷丁宅、潘世恩故居、潘祖荫故居、潘益芬古居、纽家巷王宅、东北街秦宅、顾文彬藏书楼(过云楼)、德邻堂吴宅、博习医院旧址、富郎中巷吴宅、大石头巷秦宅、顾廷龙故居、岭南会馆、宣州会馆、东齐会馆、东山容春堂(又称东山108间)。目前苏州姑苏古建保护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在建的项目还有建新巷30号孝义堂张宅(占地面积1623.8平方米,建筑面积1823.8平方米)、悬桥巷25号钱伯煊故居部分(占地面积1458平方米,建筑面积1312平方米)、邾长巷7号等修缮项目担任古建技术指导工作。
(二)接下来讲一下修复古建老宅的案例:
案例一、潘世恩故居
潘氏是苏州望族,其后世家族中屡出人才,共出过1名状元,8名进士,16名举人。李鸿章曾题匾曰:“祖孙、父子、叔侄、兄弟翰林之家”。其家族在清代历任朝廷各级大员,享有“天下无第二家”的美誉,其中以状元宰相潘世恩的官阶最 高,任官官邸时间长达52年。在苏州历史上成就非凡,举足轻重,在苏城被称为“贵潘”。潘世恩更是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元老,在苏州潘氏清代就有25名参政当官。潘世恩故居老宅巳有200多年的历史,它是共三路,五进,分东路、中路、西路,占地2600多平米,建筑面积1825平方米,是苏州城内不多的名门大宅。尤其是中路,各进皆用楼屋,以备弄连通各厅,进深和开间尺度大,用料考究,规格形制高,装修精致。
修复后的“潘世恩故居”已成为“苏州状元博物馆”对外开放
修复后的中路正厅“留余堂
在修缮的过程中,我们充分挖掘历史资料,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完整的恢复其历史风貌。比如说中路正厅留余堂,修前是老百姓改建成二层楼住房,上层住人房间居室,下层改建成卫生间,厨房间,吃饭间等等,一点大厅风貌影像多没有了,因中路正厅留馀堂高大宏伟,气度不凡。厅内正中的四根柱子和两边贴柱子的鼓磴皆为珍贵的金丝楠木制造,由于年代已久鼓磴损坏严重,我们几经周折,寻觅了相同的木材进行修补。正间的落地长窗也只剩残余破窗一扇,其他的门窗全部没有了,现已完全按照这扇老窗户原汁原样修复。
潘宅鸳鸯厅
原式原样恢复的隔扇和花窗
潘宅鸳鸯厅格局
鸳鸯厅厅内的一口井
再说鸳鸯厅。修前也是改造成居民住宅无一点鸳鸯厅原貌味道,这些老建筑多是清代时老建筑,因年久失修。 梁,柱,掾子腐烂及屋顶漏水,门窗烂掉不可开关,为什么叫鸳鸯厅呢? 一是厅堂用横风挂落和落地老窗相隔开,分为外厅和内厅, 外厅接待贵宾和男客,内厅会见亲属朋友或家眷女宾;二是 南面宜冬、北面宜夏;三是一侧厅为船篷轩,另一侧为一支香轩,从外面看却只有一个屋顶,所以叫鸳鸯厅。当时在将水泥地面恢复成方砖地面的时候,发现有口古井的痕迹。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终于把这口井恢复原样。
修复前的“纱帽厅
修复的纱帽厅
还有纱帽厅。因为宅子的形状像明朝官戴的乌纱帽,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封建时代,只有当官人家才能建造这样的厅,专为接待皇宫里派来的差使使用。纱帽厅在解放后由社区改造成苏州人说书书场,一点接待厅味道都没有,纱帽厅这幢老建筑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由于年久失修,屋顶漏水,部分梁,拄,橡子及门窗腐烂不可开启,我们逐一修复还原规格原风貌,由于年久失修,在这只次修复过程中根据历史资料,我们逐一精心修理并恢复了当吋潘世恩按照皇宫接待处事原规格原风貌。在修复过程中,我们发现它的用料特别讲究,整个纱帽厅,只用了五种木材材种配料制作,它们分别是大木结构、门窗框等都是江西老杉木,斗拱用材全部香樟木,雕刻门板用材全部都是银杏木,花格窗书条都是黄柏木,雕刻飞罩用花梨木。在修复过程中,以原材料、原工艺、原风貌修复复原。厅的地坪是镂空的,用53*53*7公分见方的方砖铺设而成,这类砖 称为小金砖,专 供皇宫使用。缺失的几块金砖到处寻觅不着,好不容易在御窑砖瓦厂找到当时供北京故宫三大殿修复时 剩余的金砖,切割成相同的尺寸修补而成。在维修时我们按(原材料,原工艺,原风貌)三原则恢复了原样。修复后整个工程质量获得了江苏省建设厅《扬子杯奖》,同时又获得了江苏省文物局颁发的文物保护特别贡献奖。
案例二、潘祖荫故居
南石子街潘宅系文人宅第,该宅占地3150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3710平方米。为咸丰二年(1852)壬子科探花潘祖荫(1830-1890)故居。
南石子街潘宅
潘祖荫是乾隆状元潘世恩之孙,官至军机大臣、工部尚书。潘祖荫自幼好学涉猎百家精通经史酷爱金石书画及青铜器收藏。潘宅地处苏州古城东部宽不足2米的幽深小巷南石子街内。嘉庆十五年(1810)潘祖荫父潘曾绶购地筑宅,至今宅內仍留有嘉庆年落款的“媚玉辉珠”砖额一方。道光甲午年(1834)潘世恩得到赐第圆明园的特殊恩赏,为谢皇恩潘曾绶在改造南石子街老宅时仿北京圆明园赐第四合院格局,营造成坐北朝南、三落五进、四座四合院组合成的大型古宅。
修建中的潘祖荫故居走马楼
修复的潘宅东花园
修复的二进小院
修复的潘祖荫故居已改造成“花间堂”旅社
正落由门厅、茶厅、正厅、内厅(擎古楼)、走马楼五进组成五进又都是楼房。门厅与茶厅之间茶厅与正厅之间攀古楼与厅前砖雕门楼之间,攀古楼与走马楼之间,围合成四座四合院。前两座四合院由前后楼厅围合,空间相对较小进人攀古楼前院空间宽阔豁然开朗庑廊高大额枋上砖雕精细使人感到气势恢弘。原先攀古楼收藏青铜器均为稀世珍宝多达380件蔚为壮观。其中最负盛名大克鼎和大盂鼎是著 名的西周青铜器一直藏在攀古楼内直到1951年潘氏家族把这批宝物捐献给国家是名副其实的藏宝楼。 修复前这几憧古建筑老宅,古居原苏州床单厂职工宿舍及招待所,原四合院走马楼样子多没有了,因年久失修部分梁柱橡子及屋面漏水严重,道至梁,柱,橡子,搂扳等严重腐烂,部分楼扳已变成水泥浇板了。在这次修复过程中恢复了攀古楼楼层两侧回廊,在木楼板上覆铺磨细方砖既防火防潮,又显厚重这在苏州也属仅有,可能是潘氏为收藏需要而铺设。同时又增加了消防、水电、空调设施等的预埋工程,使下一步装饰工程做好基础。攀古楼后部的四合院,空间更畅。根据历史资料恢复了潘宅东落花园,园内原有池塘、曲桥、船舫等景观工程。,园南有花厅称“竹山堂”是宅主的会客场所现花园已恢复。西落有账房、回马楼、堂楼,是宅主生活起居之地。
案例三、过云楼故居
过云楼中路前厅第二进梓楠木轿厅,修前是市政府市管线办及苏州风光旅行社办公室及指挥部,主要讲一下轿厅,因干将路及乐桥改造路面与轿厅地面提高68公分,房屋因年久失修,梁,拄,橡子等严重腐烂,但因市文物部门要保持原有风格,文保部门不准落架维修。
改造后的过云楼轿厅
过云楼曾为苏州风光三轮车有限公司办公场所
干将路路面高出过云楼轿厅地基
轿厅屋架整体抬升
维修人员拆换下的木构件
因干将路全面改造路面提高了68公分,在修复过程中为了保护文物古建的原貌,我们采取了原老宅的结构不落架,屋面吸顶修理、维修主要部分木结构如桁条,橡子,柱脚等,有些已腐烂缺损,需要登接及更换措施,地基抬高的方式修复,我们使用了48只千斤顶同步顶升,将其宅抬高了68公分,原汁原味的进行修复还原老宅风貌。
(三)香山帮的流派起源
以潘世恩故居等为例的众多古建的成功修复,为苏州古城遗产、人文历史的挖掘、保护、发扬、传承,提供了有力的保护。这里面我们香山帮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有的朋友就要问了,香山帮是什么?香山帮实际上是古代建筑工艺的一个流派,是跟徽派、京派、岭南派齐名的,是工匠手工艺的技术流派。 那么,在中国有那么多叫香山的地方,为什么只有苏州的香山帮名垂青史了呢?这是因为,苏州自古为富庶之地,达官贵人、商贾富户兴建宅园蔚然成风。而香山自古以来出现了众多能工巧匠,民间流传有句话“香山匠人一斧头”。
香山帮著 名工匠蒯祥
尤其明朝时期的香山木匠蒯祥因营造北京紫禁城,建造了天安门修复了故宫几大殿。得到皇帝的赏识而由庶民跻身仕宦阶层,官至工部侍郎,被尊为“蒯鲁班”,使得香山帮名声大振,流传至今。
(四)香山匠人造园的技巧
香山帮造园的主要技巧手工艺术风格,主要特色有八点:一是以山为胜。如苏州狮子林,叠石重重,奇趣无穷。二是以水为主。如网师园、退思园等,小桥曲径,流水池沼。三是山水混合。如拙政园、沧浪厅、 高义山庄等,山边旁水,水中有山。四是疏密得宜。布局差落得宜,间距合理。五是曲折尽致。回廊曲径,月洞花窗, 似断非断。六是眼前有景。举目望去,必有可得之景。七是变中显活。置景变幻莫测,引人入胜。八是藏景幽深。处处移步换景,别有洞天。把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达到“虽为人造,宛如天开”的境界。
胥口渔帆村被保护下来的的蒯祥老宅
太湖村落——香山帮的发源地
相应地,香山帮的工艺也自成一派。一是以木结构框架组成负重主体。使建筑的稳固性增强,又避免给人臃肿的感觉。二是墙面处理轻巧。结合木雕、砖雕、石雕、泥塑,采用隔扇、挂落、花格窗、栏杆,给人飘逸多彩之感。三是外 观造型线条明显。屋脊、檐口、发戗、翘角幅度较大,尽显建筑轻巧、玲珑、剔透。四是色彩朴素淡雅。以黑、白为主, 粉墙黛瓦,不落俗套。
(五)修旧如旧传统工艺原则
香山帮技艺——钉椽子
香山帮技艺——雕花
香山帮技艺——堆塑
一直以来,在保护、修复老宅古建中,香山帮秉承的原则,一是修旧如旧。就是不改变文物原状,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建筑构件。损坏的构件以修补为主,无法修补影响安全的构件采用原材料、原形式、原工艺进行替换,尽量复原原有风貌。比如1992年在南京修复的明代皇宫大武殿。二是保持原真性。在修复过程中,严格遵守文物保护法,查阅、挖 掘历史资料,根据《营造法原》等传统施工工艺进行修复, 完美修复还原原始状态。
(六)修复后的老宅古建活化利用
目前为止已修复竣工的16处古建老宅,活化利用是对已修复好的古建老宅是最 好的保护,目前这些古建老宅的利用如下,两个博物馆,一座酒店,一个整体姑苏小院,以及一所国际教育基地。潘世恩故居由市政府开辟了状元博物馆,是江苏省党政廉政教育基地,也是苏州市党政廉政教育基地。顾云楼老宅开辟了顾文彬藏书博物馆。潘祖荫故居(探花府),目前由上海花仟堂大酒店经营。东山容春堂修复后,作为国际教研机构的喜林苑将入驻于此。
潘世恩故居——苏州状元博物馆
潘祖荫故居——花间堂大酒店
过云楼——顾文彬藏书博物馆
东山荣春堂——喜林苑文化精品酒店
喜林苑由美国林登夫妇创建。它以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为使命,在中国开展教育研学合作。其在中国的教研基地,除了云南的大理,苏州东山翁巷是第四家。利用东山古镇和翁巷丰厚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喜林苑在容春堂开设夏令营和冬令营。根据不同年龄学员的兴趣和需求,课程涉及自然生态、影像制作、建筑与艺术设计、创意文学写作等。容春堂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拥有的多个厅堂,可以满足学生上课和住宿的需求。为此,修复后的西路厅堂,辟为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等教学用房。西偏路的辅房,则辟为学生宿舍。东路原有一座花园遗址上,现则复建厨艺传承堂和容春小憩,作为传承教育会议室和休闲教学用房。其余几处在苏州市区老宅,由苏州文旅集团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组合开设了苏州姑苏小院,目前业务已比较繁荣。如此活化利用,目前修复后的古建老宅,真是老宅换新貌,堪称老宅古建筑完美保护与活化利用的典型例证。
本文作者:顾阿虎(香山帮技艺苏州市代表性传承人)